最紳士的運動:排球 |
|||||||||||||||||||||||||||||
排球運動起源於1895年,是美國麻州好立克鎮青年會的體育部長威廉摩根(WILLIAMG.
MORGAN)所發展出來的一種球類運動。當時籃球運動正盛行,但是籃球運動對於一些老弱婦孺因缺乏運動的人過於激烈,因此為了讓這些人有適合的運動,於是設計並創造出一種結合了籃球、棒球、網球以及手球的遊戲,而這種遊戲必須避免像籃球那種肢體的接觸,這便是最原始排球運動Volleyball的由來(當時稱為Mintonette)。摩根先生從網球場借來了球網後,把它掛在6尺6高的地方,這個高度只比當時男人的平均身高高一點點,而球則是使用籃球的內胎。在某次示範中,有個人提醒摩根先生,球員將球打過網的動作很像網球中的截擊(Volleying),可能將這種運動稱為Volleyball會更貼切一點,因此排球便正式被稱為Volleyball。歷史上的第一場排球賽在1896年7月7日在春田學院舉行,至今排球運動已有百年歷史。 |
|||||||||||||||||||||||||||||
![]() ![]() ![]() |
|||||||||||||||||||||||||||||
1949年排球組織成立 雖然排球運動的發展源起於1895年,國際間的排球組織直到1949年才於法國巴黎成立,目前全球已發展至有近二百個國家(地區)是國際排球總會(FIVB)的會員,FIVB的總部設在永久中立國瑞士洛桑,洛桑還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總部。排球現在的打法是六人制,國內仍有九人制以聯誼方式進行,制度中六人,九人,十二人到十六人制由1918年美國人所確立。整個排球的打法,制度,組織,規則,在本世紀中確立後,接下來這項運動很快的由歐洲向全世界推展,國際間的世界錦標賽,世界盃與奧運會,成了排球運動的重要賽制,直到近幾年,才又有大獎賽推出。1952年第一屆女子世界錦標賽於蘇聯莫斯科揭開序幕。1964年,日本東京十八屆奧運會,排球活動首度被列入正式奧運會項目至今。至於世界盃,男子第一屆世界盃於1965年於波蘭華沙舉行,女子第一屆世界盃1973年在南半球烏拉圭展開。列強勢力由歐洲轉移 九○年代以後,fivb在比賽方面有所改變,世界盃,世界錦標賽的年次縮短,直至五年前,又舉行由世界男女列強參加的世界女排大獎賽,這些變化使得排球運動有更好的發展。由於排球發展始緣於歐洲,本世紀中以前,排球實力優勢儘在歐洲,六○年代後期,有"東洋魔女"之稱的日本女排崛起,其男,女並主宰世界排壇浮沉。七○年代,古巴女排隊以"黑色轟炸機"般強大的實力擠入世界強權,美國,秘魯,古巴是這個時期后主;古巴,巴西,美國稱霸男排。八○年代開始,中國大陸女排快速爬至排壇屋脊,美國男排亦稱雄全球至今;中國大陸女子隊從1981年起,在世界盃,世界錦標賽與奧運會接連得到五次冠軍,美國隊從1984年洛城奧運起也有連冠。1988年漢城奧運後,中心大陸光環開始失落,女子由蘇聯(俄羅斯),古巴,巴西等三分天下,男排則由美蘇互爭霸主。 排球比賽是由2隊球員在以球網分隔的比賽場地進行的一種團體競技。比賽時每隊場上必須要有6名球員,比賽的目標是要每隊採用合於規定的方法擊球過網落於對方場地上,同時防止在自己的場地上落地。每隊有3次機會將球擊回對方場區(攔網觸球除外)。比賽由發球開始,球員擊球過網進入對方的場區,雙方往返擊球,直到球觸地、出界或一隊無法正確的回擊為止。排球比賽中,球隊贏得1球或贏得1分(得球得分制),當接發球隊贏得1球,該隊得到1分並取得發球權。
傳接球要領 兩腳開立略比肩寬,膝蓋彎屈約90度,上體保持適當前傾姿勢,身體重心下降落於雙足之間。放鬆身體面對來球方向,眼睛注視球體。手自然展開,手臂自然彎曲置於身前。判斷落球位置後,身體迅速移至球體下方,同時併攏雙手,把拇指以外的四個手指伸直,左手手指放在右手手指合起,左右兩手的拇指並列在上。肘部自然伸直而不施力,身體重心移至前腳。觸球瞬間手肘伸長緊貼,手腕下壓,使球能觸及手腕上方約10公分位置,運用膝蓋的伸張及彈力擊球,而非揮臂擊球。 判斷來球後立刻朝來球移動,落球前兩手舉在面前兩手的拇指及食指做一三角形的窗度,手腕放鬆,張開五指使球納入手掌。膝蓋彎度適宜,肩部放鬆兩手自然下垂成八字形。手掌不觸球而用十隻手指觸球,特別是拇指和食指,其他手指好像從球兩側夾住。以手指的彎度,手腕的翻轉,肘部縮退來控制強球,以膝部、肘部伸展力,手腕的彈動力及利用腰部推前力量把球送上前方。從球飛來到球離開手指期間,目光須注視球。向面部來球不可光用手推,須靈活運用手指、手腕、及肘部的後退力量,在瞬間利用其反彈力把球送出。 圖片來源:http://volleyball.sport.org.cn/news/world/2005-07-25/561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