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研討會為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營建管理研究所主辦,地點於中央大學工程五館一樓。主題為永續營建系列之道路工程綠營建,內容之論文如目錄所示。
中央大學黃榮堯副教授等所提之道路建設綠營建評估指標系統之研究主要經由文獻回顧整理與分析將道路綠營建評估要素歸納成「生態」、「綠化」、「資材」、「減廢」、「保水」、「節能」六大面向及二十五個評估因子項目,並利用模糊德菲法專家問卷進行評估因子篩選,其中「節能」在各主因子中之相對重要性偏低,未達門檻值而予以剔除。而其中「生態」所佔之權數最高,其次為「綠化」、「減廢」、「保水」之權數相當,「資材」之重要性較低,顯示道路建設對「生態」造成的影響最為重視,最後針對以上五大面向進行討論與後續研究建議。
中央大學林志棟教授則提出綠營建再生材料於鋪面工程之應用,內容解釋綠營建材料以滿足環境、經濟、社會三方永續經營平衡之4R,廢棄物減量 (Reduce)、重複使用 (Reuse)、再生利用 (Recycle)及能源回收 (Recovery)為基本原則。再以工程經濟學角度進行綠營建材料應用於道路鋪面工程之效益評估,最後討論國外現況並予以建議。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系系主任郭瓊瑩教授認為綠道路包含了生態廊道 (Eco-corridor)、文化廊道 (Cultural-corridor)、景觀廊道 (Scenic-corridor)、視覺廊道 (Visual-corridor)等機能。並在內文中提出對於台灣綠道路建設之設計概念與建議,更佐以國外相關之知識與資訊以加強綠道路建設之重要性。而堅尼士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周南山總經理則根據自身於美國科羅拉多州公路局 (Colorado Dept. of Transportation)之實務經驗,提出以環保與景觀著稱的I-70 Glenwood Canyon段之設計施工案例探討以供台灣現況參考。
還有如鄭光炎副教授提出綠道路工程保水技術手法,中興工程顧問公司張瑞雄等以國道六號綠營建設計與施工配合黃榮堯副教授所著之「道路建設綠營建評估指標系統之研究」對道路工程達成綠營建指標之程度做定性之描述說明,交通部邱銘源等提出國道建設運用綠營建之理念與實踐,以上研究皆對台灣綠營建之推動有著正面助益與相當程度之參考價值。也期望台灣能夠積極引進符合環保、生態與景觀的各種地工新技術,並推動新工法、新技術與新材料之認證與預審制度,實地落實綠營建之概念並有效改善社會環境與生活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