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前研一:

........1943年生。早稻田理工學院學士、東京工業大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曾任職日立製作所,於1972年進入麥肯錫(Mckinsey)顧問公司,歷任日本分公司總經理、亞太地區董事長、總公司董事。於1995年離職。其後,1996-97年擔任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現任澳洲邦德大學客座教授、大前協會董事,以及政策學校「一心塾」、創業家商業學校的創辦人。


..........本次單元主要想透過大前研一近兩年的著作來分享一些經營管理、職場發展、大環境趨勢的看法,希望讀者們可以藉這些觀點,做其他相同或不同層面的思考與看法,透過與其他人的分享與討論,或許可以激盪出更出色的論點。

.........即便大前研一近幾年被台灣媒體包裝定位為國際趨勢大師,而且也因為大家有不同的邏輯思考途徑,對於他的論點會持對與不對或部分認同的看法,但本次單元主要還是藉由大前研一在其近年著作所丟出來給讀者的觀點與方向,讓我們做點線面思考,產生自己的思考論點,畢竟這也是創新思考的用意。

以下便分享了幾本大前研一近兩年由台灣代理出版的著作:

.........................<請點選下列書籍欣賞>

.........................1. 我的發想術
.........................2. OFF學──會玩,才會成功
.........................3. 專業-你的唯一生存之道
.........................

以上分享了大前研一近兩年的作品簡介,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進一步了解,

希望能引起您做參考從不同切入角度與觀點衍生一些想法、,最後在此分享一段專訪,是由飛碟電台飛碟早餐節目,由主持人趙少康先生專訪大前研一先生,是一段長約46分鐘、英文問答兼中文翻譯的專訪錄音,當中包函了與大陸互動頻繁的台灣未來整體與個體發展遠景與建議,可以從中獲得一些觀點來做不同思考。

電台錄音下載點:http://www.uforadio.com.tw/audio/ohmae-kenichi.zip

http://www.ufo.net.tw/,版權為飛碟電台所有,敬請勿作不當用途。)

大前研一的網頁:http://www.ohmae.co.jp

.



..書名:我的發想術


..作者:大前研一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6.09.01


.........本書主要從思考方法的手法,穿插作者提出的實例,告訴我們要如何以「無拘無束」的觀點來看眼前新的世界。

  ... 大前研一已經62歲了,但他的商業發想力絲毫不曾減弱。我們要怎樣才能像大前一樣發想出自己新的事業點子並具體實現呢?本書中建議了六個方法:

<懷疑成見>
不要以為現有的想法都有道理,換個角度思考,可能發現既定的觀念很不合理,而且有其他種解決方法。

<從網路考慮>
做生意要先考慮網路,對於網路有不同的想法,就能出奇制勝。

<要獨一無二>
獨家販售比跟大家一起大鍋炒更能符合現代人的需要。(差異化、藍海策略)

<記取歷史教訓>
歷史上失敗的例子不計其數,分析個中原因並不要再犯錯。(知識管理)

<站在勁敵的立場思考>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換個立場思考,考慮才更周全。

...討論

討論其實不是簡單的事,如何討論才最有效果?  
回顧日本過去40年,經過高度成長期到泡沫經濟時期,這段時間只要遵從父母親和老師的教誨,就不會犯大錯,安穩地生活。畢業於名校,進一流公司,就能過著好日子。這就是「依循前例照辦就對的時代」。

可是進入21世紀後,社會各層面和先前的時代截然不同。前例已經失靈了。現在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時代」。大前認為「『發想的技術』是在21世紀生存最重要的技巧」。希望讀者都能學會這些技巧。

台灣和日本一樣,也開始面對少子化、高齡等問題,借鏡日本,可望得到一些新的啟發。
...............<回到最上層>



..書名: OFF學──會玩,才會成功

..作者: 大前研一

..出版社: 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 2006.04.06

<摘要>

.........你是無時間、無金錢、無悠閒心情的「三無」工作者嗎?你是一進辦公室就拼命「ON」,但下班關機「OFF」後,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時間來休閒娛樂,並兼顧家庭生活的人嗎?全球頂尖的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在本書分享他如何在忙碌工作、家庭生活及親子關係間做到均衡之餘,還能到處恣意地「OFF」嗎?除了慵懶緩慢的「慢活」、「慢食」,你應該要積極地建立出屬於自己「OFF」模式:有效率地規劃多采多姿的休閒娛樂,成為會工作、也會玩樂的超級生活達人。
   如果上班就像電腦開機,一進辦公室就是「ON」,那下班關機「OFF」後,要怎麼安排自己的休閒娛樂,還能兼顧家庭生活、增進親子關係?超越現正流行、但容易流於閒散的「慢活」,更積極面對下班後時間規劃的《OFF學─會玩,才會成功》來了。大前研,現身說法,以自身的經驗教大家學會什麼是「有計劃的休閒方式」。本書可說是從剛踏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到正在規劃退休生活的銀髮族在休閒生活規劃上的Total Solution。書中提倡下班以後的生活達人術,運用各種「有規劃」的休閒娛樂,讓自己的生活多采多姿。不要淪為無時間、無金錢、無休閒的「三無」可憐蟲,最後只能在漫無目標、慵懶的生活中,結束自己的人生。

   本書內容精彩充實,除了提出許多實際的how to 建議,還有很多大前研一自身的親身經歷(諸如騎馬、飆越野機車、在居酒屋與好友暢飲等等),除了讓讀者猶如親炙作者幽默溫暖的一面,也讓讀者明瞭:即使諸多研究專案以及出書計劃纏身,大前研一仍能「抱持與年齡不相稱的精神」,及時行樂,但如此並非耽於逸樂,反倒讓創意更多元、更源源不絕,不擇地皆可出,形成一個積極有益的正向循環。

   身為全球頂尖的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在字裡行間卻一再流露出對均衡美滿的家庭生活,以及互動親密的親子關係的依依眷顧。由於有了事先細膩貼心的規劃,大前研一才能做到,並用自身的經驗,告訴想要創造美好家庭生活的上班族:如何規劃美妙的親子同樂週末、如何讓小孩體驗「叢林法則」、如何鍛鍊小孩的金錢教育…,在在都是具體而且馬上可以付諸實行的真知灼見!誠如書中作者的宣示:

.........今後的30年
........
....... .
將會更多彩多姿

  在汗水淋漓、泥濘滿身的休閒活動之中

  釋放平時工作所累積的身心疲累

  當假期結束的時候

  自然地充滿再一次面對工作的活力

  充實的工作與休閒

  這才是豐富人生的第一步

作者在經驗這樣的生活過程之中,整理了許許多多的想法,彙集成為這本書。在各位讀者參考這本書進而自己思考、創造「自己的人生版本」的同時,身邊的人將也感染到幸福。
.............................................................................................................................................................................................<回到最上層>





.書名: 專業-你的唯一生存之道

.作者: 大前研一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2006.03.20


摘要:

.........針對大家對「專業」似是而非的解讀,作者大前研一提出分享了更高標準的定義。他認為能控制感情,以理性行動;擁有比以往更高超的專業知識、技能和道德觀念;秉持顧客第一的信念;好奇心和向上心永不匱乏,加上嚴格的紀律,這樣的人才可稱為「專業」。
   這是因為,未來世界的重點不是程度也不是規模,而是「方向」;需要的是受過嚴格訓練,擁有克服眼前困難的創意和勇氣、能夠在無路可走之處嗅出一絲可能性的專業人才。

   專業人才必須具備四種能力:預測力、構想力、議論力、適應矛盾的能力。擁有這四種專業能力,即使面對環境的變化,也能發揮同樣的實力,是充滿變動與未知的世紀中,唯一能依恃的生存能力。


沒有確立「紀律」的環境,再怎麼教育也不會開花結果。(摘自:第一章你夠專業嗎?)

.........怠於學習的人,不但放棄了自己的成長,也放棄提供給顧客最大的價值。當企業內這樣的人不斷增加,組織就會失去活力,終於倒地不起。
........ 為了改善這種現象,企業界大多利用進修或改善福利,希望員工振作改變。最近,日本企業的主流管理傾向由上司督促部屬學習,提供各種學習動機給員工。如果還像以往一樣採用責罵的方法,除了讓士氣低落外,恐怕還會被冠上「職權騷擾」( power harassment ;指利用權職虐待員工)的責難。
........ 事實上,無論就軟、硬體來看,日本企業的員工教育都是很豐富的,甚至有很多企業以此為生。不過,光這樣還不夠。作者目前也在大學裡教授經營課程,各種主題都談,但最想告訴大家的一句逆耳忠言就是:沒有確立「紀律」的環境,再怎麼教育也不會開花結果。就企管顧問的立場而言,一流商業學校教授的知識完全無法運用,有時還必須捨棄它們,才能確保工作順利。
........ 進入公司幾年之後,如果無法晉升到一定的階級,並培養出這個階級所需要的能力,就會被勸退。麥肯錫每年都有兩成的員工離開,這表示,同期進入公司的如果有一百人,四年以後就只剩下二十人。據我了解,這是公司的規則,也是為了不讓客戶失望所想到的唯一方法。

........這項規則的確讓公司的氣氛相當緊張,也讓員工拚命主動學習。員工努力的結果是,即使他們無法在麥肯錫順利發展,也會成為其他企業極力網羅的對象。離去的人依然充滿活力,這樣的結果也不錯。
.......《財星雜誌》 (Fortune) 曾企劃過一個瘋狂的主題:「麥肯錫和奇異,哪個組織比較優秀?」並舉出兩方各擁有多少優秀的經營者來做評比,結論是兩個公司不相上下。人才匯集的麥肯錫,以及員工多為地區大學畢業生的奇異公司,員工在晉升管理職(或跳槽至其他公司)後的經營能力,其實難分軒輊。
......... 這是因為兩家企業的本質是一樣的,都徹底實施社內教育課程,並且注重紀律。
............................................................................................................................................................................................<回到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