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延遲一年通車的台灣高速鐵路,「十月三十一日通車」的期限會再延後,除了獨立驗證機構IV&V調查報告與交通部履勘委員會報告無法在十月底之前完成之外,高鐵公司聘請的執行長——前台北市副市長歐晉德,也讓「進度延後」。 擁有土木工程與捷運相關背景的歐晉德說:「就算政府在十月三十一日說『你們明天可以載旅客了』,我還是不敢隨便營運,我會說『對不起,我們還要跑一段時間』。」只是通車時程也不能拖延太久,以免影響大眾期盼與股東權益,最後通車的底線,歐晉德開出支票:「今年底以前。」 問起跳進「從議約開始,經過九年爭議不斷的高鐵計畫工程」這個大火坑的心情,歐晉德說:「心情沈重,因為有壓力。」在高鐵土木興建工程完成進入 營運的最後階段,才於今年六月十五日以資深顧問身分加入高鐵團隊、十月一日接任職位僅次於董事長之下的執行長,過去多半從媒體上得知台灣高鐵情形的歐晉 德,只能用四個月的時間加速度進入狀況。 他說:「媒體報導高鐵問題很多,也有人跟我說高鐵的系統恐怕並不產生運作,等我進來以後了解,並不是這麼一回事,雖然大家都說系統是『歐日雜牌』,但我認為這是集『歐美優點』,因為歐洲是以系統自動化防止人為疏失,而日本是用單純化加上人的管制來防止系統的疏失,現在我們有歐洲的自動系統加上 日本的管理模式,綜合起來,我覺得更安全。」 系統建置有八十分 「這麼大的建設工程要經過山谷、平原、安裝軌道與電力系統,從南到北三百多公里,我不能講沒有瑕疵,我相信營運之後,也會發生哪個地方的蓋子沒 蓋好、哪個地方的電線要拔出來銜接得更好,甚至廁所不通……,但是系統、建置都做得不錯,沒有到一百分,也有八、九十分。」去年延遲通車,主要原因卡在機 電系統與營運準備不及,除了與台灣高鐵引進IV&V認證機構,導致日本JR認為核心技術可能外流,高鐵公司與日本JR雙方產生嫌隙影響進度;招募具有高鐵 駕駛與行控經驗的歐洲籍人士進駐台灣高鐵,也與日本相關人員在營運訓練產生歧見,所以歐晉德一進高鐵,趕緊協調歐日人員對營運操作的不同理念,並加快速度 培訓自己人,因為他看過北市捷運局與法商馬特拉纏訟官司,也處理過板南線通車當晚就發生跳電危機,深知「一切在人」的重要,特別是高鐵未來正常運作,五分鐘一班車的間距與高速行駛的速度,如果行控中心與駕駛人員訓練不足,釀成的災禍很難想像。 而且一開始,若以高鐵現有的三十輛車運轉到最大的每天單向八十八班次,換算下來,就要有一百位合格的駕駛,這樣的營運模式風險太大,所以他堅持一定要讓所有人員經過「實際大眾乘車狀況」至少一到二個禮拜,才能正式對外收費營運。 「這麼做,成本很高,每一天的利息、營運成本是以『億元』計,所以在安全條件下折衷,再以每天單向十九班次、一小時一班車,可能到明年農曆春節後都會如此營運;接著再依熟悉度穩健地增加班次,並建立考核數字確定改善,再做下一個班表。」 對大股東信心喊話 歐晉德努力抓住通不通車衍生的「獲利、安全」天平的兩端,外界與股東可不這麼想。工程圈就傳出「高鐵通車前半年不要搭乘」的流言,大股東則希望早點看到票箱收入,歐晉德對「前半年不要搭」的傳言哈哈一笑:「沒錯呵,我也聽說了,但實際上我看完之後就不這麼想了。」 「我最記得的是大家談台北捷運是火燒車要拆掉它,我那時是副市長,跟台北捷運公司的同仁說,外國人都撤走了,什麼都不留給你,我們要自己全部擔 起來,現在這個系統是全世界同等級評鑑第一名,新的路線設計與維護都是自己做,這代表著我們有能力可以做到;對於高鐵,因為沒有營運的經驗,所以我們謙虛 一點兒都聽你們老外的,但我們也要同步準備有天要自己人接管,所以最近台北捷運公司與台鐵對軌道與營運有經驗的的資深人員,都來台灣高鐵了。」 對於大股東營運的期待,特別是高鐵的股價終於突破票面十元,往十二元價位挺進,歐晉德卻堅持「安全零事故」:「當然會造成財務壓力,所以要請股 東見諒,要多一點投資。」他甚至向很早就不再出錢的幾個大股東信心喊話:「這個系統以後可以縮短成四分鐘一班車,而且台北到左營九十分鐘,真正全速行駛, 八十分鐘左右直達就到了,到台中只要四十到四十五分鐘,你會不去坐嗎?台灣高鐵是有需求的,希望股東多增資。」 通得早不如通得好 歐日營運爭議是否會讓日本JR也在最後關頭重演馬特拉棄守戲碼?歐晉德認為不會︰「日本人是真的要面子,而且有太多的驕傲,要歐洲人聽他的,結 果雙方僵持。」他跟日本幾位計畫主持人談過,覺得問題沒有那麼嚴重,「因為日本人從心裡頭也想把事情做好。譬如歐洲的列車長要上車前,看看左右旅客是否離 開安全線,然後嗶一聲進入車廂裡;但日本人不行,還要左邊指且嘴巴說沒有、右邊指嘴巴說沒有,歐洲人很不甘願,但我們訓練自己的人就規定要這麼做,因為我 們的民族性也不希望馬虎,所以我跟歐洲人員說,對不起,請你照樣指,覺得我很笨有什麼關係?而且確定死角都照顧到了,這只花○•一秒,卻換來許多安全,旅客看了也會覺得你很注意呢!」 「我還要求行控中心重複駕駛的話。假設地震列車停下來,駕駛 Roger報告『我現在停在北上線258K的地方』,這時中心說『Yes,Roger』,我第一次聽了,要求行控中心的人也要重複『你現在停在北上線258K的地方』,駕駛聽到後,還要說『Yes,comform確認』,然後行控中心還要有人在黑板上寫下這輛列車的位置,這樣才不會出錯。」 「因為我多年都在做危機管理,危機管理是預防危機發生,不是看你多會處理、多快反應那個危機,最好的危機管理是危機永遠不會發生,所以要把每一個笨細節笨到簡直沒機會發生。」他還考慮稽查制度要嚴苛,被稽查到三次就開除。 安全至上,歐晉德把「十月三十一日」看成高鐵公司內部所有人 ready的最後期限,而不是通車期限;至於什麼叫ready?就是讓客觀的IV&V與政府部門證明它的安全。 「這只是系統經過檢測,沒有足夠的人數可在各個站上下實際測試,所以就算政府在十一月一日允許通車,我還是不敢隨便營運,我還是會說『對不起, 我還要跑一段時間』,畢竟高鐵與捷運不同,捷運不賣座位與訂位,但高鐵要在車上對號,車上還要賣東西、清理垃圾,不只管安全而已,二者強調的服務相差很 大。我心裡最後通車期限是年底前,我一再講,通得早不如通得好。」 殷琪轉押二○○八? 就算高鐵在年底前通車,因為車站多半在「荒郊野外」,除了台北、板橋、台中與左營四大站在通車時,立即或稍晚時間有鐵路銜接——捷運是台北板橋 已沒問題、左營預計明年有R16線完工、台中還在作業中,其他站區周邊的交通配套因為卡在路權是地方政府,與客運將本求利,「距理想的確還有一段時間。但 是我們不會讓旅客不方便,我們每個站都正在談計程車與租賃公司小巴士的接駁。」 也許外界對高鐵期待太深,所以才嚴苛批評,特別是台灣高鐵籌資不順,以特別股與長債方式向官股行庫「借錢」,致使立法院每會期都拿出來用力檢 討,連法院也再次駁回航發會修改捐助章程,讓投資高鐵合法化。所以,歐晉德自從答應擔任高鐵資深顧問,就被政壇傳成「台灣高鐵董事長殷琪轉押二○○八,有 請藍營大將坐鎮,借助他說服某群藍營的人」。 歐晉德聽了,只淺淺地笑笑:「我倒不這麼認為啦,我跟殷董談來高鐵這事,從馬市長第二任選前就開始,何況這純是我自己的理念,看到有這樣的機會,可以協助與發揮我的專長,我沒有多想,我要多想,我就去選台北市長了,不是嗎?」 初期營運計畫 ■停靠站:板橋─台中─左營 停靠方式:每日單向發車3班 ■停靠站:板橋─桃園─新竹─台中─嘉義─台南─左營 停靠方式:每日單向發車14班 ■停靠站:板橋─桃園─新竹─台中 停靠方式:每日單向發車2班 IV&V報告撤銷限制 有條件為板橋至左營段背書(東森新聞06/11/21) 編輯補充:
當中的IV&V為獨立查核驗證單位, 其它 歐晉德 前輩相關新聞與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