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速開發臺北車站地區,臺北市政府正積極進行「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交九用地BOT開發」案。「交九用地」位在原台汽客運北站對面,也就是臺北車站北側,東邊是捷運臺北車站捷運大街的出入口,西臨承德路,北到華陰街,南邊是市民大道。面積有21,374平方公尺,土地公告現值超過40億。 |
|
|
台鐵+高鐵+捷運+客運+公車 運輸總匯 |
人潮+商潮+錢潮 在此聚集 商機無限 |
這個開發案於92年9月公開徵求民間投資人,臺北市政府甄審委員會經資格預審、綜合評審二階段評選,決議「日勝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最優申請人,取得優先議約權。本局已與日勝公司展開議約,最快可於今年3月簽約,簽約後48個月啟用營運。但從國內案例之議約經驗得知,議簽約期間變數仍多,議約時程較難掌握,仍將全力以赴,尋求政府相關機關的支持與協助,期能如期成功簽約。
行政院2008國家發展「重要交通門戶—台北車站」專案,已將「台北車站南北地下街連通」納入該案辦理國際競圖;臺北市政府亦積極推動本計畫周邊區域都市更新案,必是臺北市未來十年的發展重點,將與信義計畫區並駕齊驅,商業價值無可限量,預期人潮、商潮、錢潮都將在此匯集。 |
本案之規劃構想,除兼顧長途客運轉站功能外、將結合觀光飯店、高級辦公室、百貨商場。地上一至四樓將與目前已完工之捷運行控中心共構,西側(承德路)興建高十二樓的觀光旅館,東側一至四樓為交九轉運站,中央以商場連結,形成交通、商場、購物、美食購物天堂。五樓設空中花園、休閒廣場作為轉換層,五樓以上依辦公室屬性分棟興建至十一樓。由於這個地區是交通用地,因此規劃為長途客運轉運站、捷運行控中心、交通行控中心及計程車招呼站、停車場等,是融合台鐵、高鐵、捷運、客運、公車的交通運輸總匯。
捷運行控等公共交通設施所使用的是基地東側建物地下層,地面層的轉運站售票大廳及二至四樓比較低的樓層為轉運站月台,並可銜接「市民高架快速道路」,善用這個基地的「地理」價值,使它的潛力充分發揮,帶來的人潮也融入了金融機構、辦公室、百貨商場、餐飲服務、觀光飯店等的規劃,必然可以促進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的發展與更新,成為全國及臺北市經濟繁榮的新指標與推手。 |
這個基地的開發,有其基本的優勢:
★融入行政院2008國家發展「重要交通門戶-台北車站」專案,坐擁台北車站特定區整體開發的成長利基。
★臺北市政府已經決定將中山南路以西、南京西路以南、中華路及塔城街以東、衡陽路及襄陽路以北的範圍內,禁止長途客運停靠。
★分享高速鐵路、環島鐵路、台北捷運、機場捷運(交通部正規劃研議中)四鐵,以及都會區公車、長途客運交會的商機。
★上述二項結合的多種大眾運輸系統匯集處,是必然的吞吐站。
★無可取代的市中心優良位置,國際觀光旅館、金融辦公大樓、百貨商場、餐飲服務業等進駐,商機無限,長期高收益的潛力無窮。
台北車站,是外縣市進入臺北地區的必經之「門」,近年來以台北車站輻射出的交通動線,短程的捷運、公車,長程的鐵路、客運巴士等,更加確立了台北車站在臺北都會區交通樞紐的地位。未來,在高鐵完工後,加上規劃中可能在此設站的機場捷運,台北車站的「交通地位」將更形重要。
因為「交通地位」的重要,在都市發展歷程中,「台北車站地區」的建設一直都被重視。「台北車站地區」是老臺北市繁華的區塊之一,在都市更新的過程中也從不落人後,目前高樓林立,繁榮熱鬧。 |
「交九」具都市更新指標作用 |
但若將「台北車站地區」區分為所謂的「前站」與「後站」二部分,顯然在發展上,前站稍佔上風。有鑑於此,馬市長的「施政白皮書」,都市更新部分的「翻轉軸線」-老市區的更新,「後站」是其中的一部份,「交九特定專用區」開發案,就是帶動這個地區發展的指標。
「台北車站交九特定專用區」是依照「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採BOT(Build-Operate-Transfer)「興建、營運、移轉」方式開發,由得標人自行籌款開發、興建、營運,得標人取得基地地上權50年,期限屆滿後交還所有權給政府。本案順利徵開發,將促使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的發展與更新,成為全國及台北市經濟繁榮商圈,預期將為台北的後車站再起飛注入新血。 |